雄安新区的见证者与建设者
教育部挂职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
潘宝松
2023年春天,教育部党组选派我挂职担任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踏上通往雄安的路、奔向这片热土时,我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
到达雄安,我迅速开始紧张而充实的工作。在这里,挂职即任职,所有工作直接分管,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各项工作任务充满了挑战。教育发展作为民生的重中之重,一头牵着群众获得感,另一头系着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关乎未来几代人的成长和雄安新区的文明进步。我深知,我所肩负的,不仅是工作任务,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
为确保教育配套能够满足群众回迁和疏解进程需要,雄安新区每年新办十几所学校,招聘近千名教师。然而,新区教育部门正式工作人员不足20人,工作任务之重可想而知。我先后负责北京援建三校开办、高校疏解、新区教育发展规划财务、职业教育等工作,工作具有开创性,而且基础较为薄弱,常规工作大都是处理“非常规工作”。
最令我难忘的是负责北京援建三所学校开学的筹备工作。面对紧迫的开学时间,每一项工作都显得异常艰巨。接手北京援建三校开办筹备工作时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距离开学只有不足3个月的时间,需要牵头开展办学协议签署、生源摸底、教师招聘、验收竣备、设备招采配备、招生工作、法人确定等21个条线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协调和高效执行。每天要线上或线下开协调会,多次往返北京市教委、北京四中、史家胡同小学、北海幼儿园,加班加点、周末无休是常态。
高校疏解工作更是充满挑战。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循,过程中需要解决选址用地、审批流程、供地标准、投资标准、建设标准、验收竣备等一系列问题,还要协调解决疏解高校前线指挥部每位同志的生活需求,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与众多部门沟通协调,寻求最优解。
疏解高校的师生也密切关注雄安校区的建设发展。为了让他们了解新区、喜欢新区,我们承担了大量师生考察安排对接工作,进行必要的疏解政策宣讲。记得2023年11月28日首批四所高校开工的前夜,我与同事加班到凌晨3点布置开工活动会场,没有疲惫感,有的只是满心幸福感和成就感。
新区教育发展规划财务工作同样不可或缺。作为教育部财务司派出的挂职干部,我还承担了新区公共服务局教育发展规划财务工作,重点是既确保经费分配中体现公平与效率,又突出从运行机制上解决根本问题。为使新建片区学校财务运营既创新又安全,经过多次协调,取得了新区财政部门支持,推动了容东片区所有新建学校预算独立,理顺了工作和管理机制,实现责权匹配。此外,在建章立制、专业培训、审计整改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回望过去一年的挂职生活,我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七岁的雄安,在一揽子政策的出台与支持下,正向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健步前行。而我也将继续以我的青春和热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农民交友 与群众交心
民政部机关党委(人事司)宣传教育处三级主任科员
郝小峰
2021年9月,根据组织安排,我作为一名选调生赴江西省遂川县挂职。要问两年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莫过于我结交了一群可亲可敬的农民朋友,收获了一份亲切真诚的群众情谊。
挂职之始,我试着“找群众”。群众在哪里?和村干部一道,我们花3个月时间走访了黄塘村119户脱贫户,我开始认识村里的路,知道哪里是黄塘村的“消息中心”,哪里是孩子的“秘密基地”,哪里是大家自封的“文化广场”。我和本村企业家接触,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问题困难;与村里舞蹈队的妇女群众交流,听她们对村里文艺事业发展的期待;与假期返乡青年大学生座谈,询问他们对宣传家乡文化的奇思妙想。由陌生到熟悉,村民们慢慢知道村里来了个外地的村干部。
挂职之初,我一直“学群众”。虽然混了个“脸熟”,但是我和村民们其实还有些生疏。作为北方人,我对江西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还不熟悉,更要命的是——我听不懂遂川话。怎么办?我想,学习一门语言的最快方法就是沉浸在这种语言环境中,我开始“泡”在遂川人里、遂川话里。工作时努力听方言、向其他村干部学方言,周末等假期时间积极参与农业劳动,向村民学习插秧、施肥、割稻、摘木梓等农活,在共同劳动中慢慢试着说方言,逐渐克服了语言障碍。
挂职之中,我努力“为群众”。遂川县是外出务工人口大县,黄塘村也不例外,这导致村里留守儿童不少。孩子们课堂之外的教育、陪伴、安全一直是黄塘村民的心头事,尤其在暑假这个儿童溺水高发时段,村民总是提心吊胆。因此,我们决定筹办一个“童伴之家”,供孩子们寒暑假、周末学习玩耍。面对资金、人员、场地、设施等难题,我们发动群众力量,“游说”各方,四处“化缘”。最终,祠堂留出场地作为活动场所,镇小学送来桌椅、志愿者协会送来体育用品,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投影仪,返乡大学生主动来当志愿者……一座小小的“童伴之家”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安全、充实又快乐的假期时光,此举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挂职始终,我一直“念群众”。在黄塘村待得越久,我和村民的感情也愈发深厚。性情耿直的李大伯,我们因他对村干部的误会而相识。因为担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施工后会对他家的排水有影响,李大伯反复阻拦施工。“来年雨季我家的雨水排不出去怎么办?”“大伯,现在的方案是施工方反复测算过的,他们做过周边很多类似的工程,确保不会有问题。明年雨季您家出不了水,给我打电话。”我当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他。后来再见面,他总是乐呵呵的,再也不和村干部唱反调了。
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更好了解民情民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我在基层挂职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村里的好多情况是在村委会的台账资料中看不到、想不到的,等到群众找上门来就晚了。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必须主动走进他们家里,走到田间地头,做好“望闻问切”的基础工作。与群众交好朋友,我们就有了更多眼睛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更多耳朵了解现实、倾听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走过两年的挂职时光,再度品读总书记的论述,方才真正领悟民生、民心与民政的关系。找到群众、了解群众、回应群众、牵挂群众,黄塘村为我上好了群众路线第一课,更为我投身民政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两年时间虽短,但与遂川群众的深情厚谊将是我永远的滋养、一生的财富。
在基层增长才干
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本领
全国妇联机关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高宏亮
作为一名参与过脱贫攻坚战的年轻干部,我曾三上陇原挂职锻炼。回首挂职经历,有艰难困苦更有历练成长,基层工作越做越有滋有味,越做越难以割舍。老乡的一个笑容,孩童随手递过来的一个果子,都会带给我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情系甘肃基层,三上陇原挂职锻炼
2015年7月,为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我挂职担任甘肃省漳县盐井乡立桥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成为全国妇联派出的首位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6月,我申请到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县甘肃省西和县挂职,担任西和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8月,为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最后冲刺阶段任务,我再次主动请缨,挂职担任西和县西峪镇下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我清楚地记得,初到基层时困难重重。生活习惯要改,工作方式要变,孤独寂寞要忍。我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只为了潜下身心、扎根泥土,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
感受百姓冷暖,增强为民情怀
办文办件是机关工作的基本功。在基层,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要用心办的“件”、用情写的“稿”。
2015年,我要紧急采集危房改造信息,又恰逢漳县特有的阴雨天,山路异常难行。我只能跟着老书记王玉明和驻村组长董晓波徒步进村,鞋底粘了厚厚的泥巴。从清早忙到下午,午饭也没顾上吃,几十户的影像信息采集齐全了。我们按时上报了危房改造信息,老百姓的有关待遇得到及时兑现。
村里的“五保户”岳东海是孤寡老人,按照政策被安排在盐井乡养老院,2016年1月12日突然去世。选坟地、买棺材、入殓下葬等后事都是乡、村干部和老乡们在操持。我与乡、村干部一道给老人家扶灵,妥善地料理了后事。在这之前,我不曾想过有一天会扶灵安葬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
深耕产业发展,提升致富能力
发展产业是提升群众致富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漳县立桥山村挂职时,经认真调研分析,我提出了发展活框养蜂产业的想法。一直以来,老乡们习惯于桶式养殖方法,不仅取蜜周期长,而且蜜种混杂。我带领帮扶干部挨家挨户劝说,却没有一户愿意改箱。
究其原因,有陈旧的观念,有对新技术的犹豫观望,也有对我的不信任。许久后我才明白,做群众工作的唯一捷径,就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碰壁后,我带领帮扶干部转变方向,从典型示范带动入手,以王老二土蜂养殖场为依托,引入活框养殖技术,成立立桥山村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养殖精细化管理。立桥山蜂场从6箱中蜂起家,一年多时间,发展至70余箱,创造产值14万余元。
挂任西和县扶贫办副主任期间,我在十里、姜席等乡镇完成中蜂投放和蜂农培训500余人次。挂职西和县下寨村第一书记时,我带领村干部推进全村牛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稳固提升工作取得新成绩。
定点帮扶县不是我的故乡,但胜似我的故乡。那里的一山一水写满了故事,那里的干部群众朴实无华。三下基层挂职,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风雨亦无阻,一切为人民”的诺言,诠释了一名妇联年轻干部应有的奉献和担当。
来源:决策杂志
转载文章,来源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重在普及知识,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转载请保留出处!
亲们,如果喜欢本站,请在PC端点击 [支持宏猫网],不花一分钱即可捐赠支持到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