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现有13个乡镇(街道),259个村、121个城市社区。乡镇敬老院7家,社会办养老机构13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1家,农村幸福院87家。全区现有人口79.0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14.42万人,占总人口的18.24%。近年来,滨城区立足主城区位优势,围绕打造“惠润银龄、颐养滨城”养老服务品牌,打造基础支撑、政策保障、规范标准、服务创新、综合监管“五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一、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编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出台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实施细则。全区906个小区全部完成养老用房配建,新建成小区规划率、配建率、面积达标率、移交登记率、规范运营率均达100%。二是强化政府主导推进。列入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督导事项,目标考核专题项目,人大代表视察内容等,建立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养老服务议事协调机构。三是用足用活社会资源。出台慈善助老发展意见,养老定项目、慈善筹资金、社工抓落实。2022年4月,《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径打造“惠润银龄 颐养滨城”服务品牌》被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签批肯定。
二、突破制约瓶颈,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分为医养结合、人才引进、连锁经营、品牌提升等,促进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二是密织四级服务网络。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养老院等设施,建立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区级养老服务中心 1 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1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1个,小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163个。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关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连续两届派出代表参加省级护理员技能比赛并获奖。四是信息化彰显“智慧养老”。建设滨城区“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出现了一批以“智慧养老”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于养老服务,形成“天上一片智慧云,地上一张服务网”。
三、强化行业规范,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印发《关于发布滨城区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的通知》,明确17 项服务内容及标准,提升了养老服务工作标准化水平。二是完善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卫健委牵头,民政、医保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在全区形成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参数和照护等级标准。三是养老服务组织率先探索标准化。滨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滨州职业学院合作探索国家标准化试点,率先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一碗汤”服务品牌。滨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创新体系
一是探索新型养老服务供给。在中心城区,建设“嵌入式养老”机构,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21处,实现为老服务15分钟生活圈;在郊区农村,以自有住宅、闲置房屋为依托,发展“老吾老”“老伙伴”等互助点。二是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培育滨城区康悦养老服务中心(连锁运营6家)、滨州交运康养中心(连锁运营3家)、滨城区养老服务中心(连锁运营3家)等连锁养老企业。三是试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承担国家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搭建居家服务智慧云平台,组建“赛尔”服务队,投入资金1000万元,为2120户老年人进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提供居家服务。
五、多方联动有力,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监管体系
一是强化综合监管。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率、抽检率达到100%。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大检查,区民政局牵头,联合应急、市场监督、卫健、消防等部门,每季度定期全面检查,确保机构监管到位,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加强行业自律。成立滨城区养老产业协会,组织养老服务组织开展等级评定,服务明星评选,行业服务质量检查等活动。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养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清单制度,将养老机构服务设施等级评定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组建养老机构督导员队伍,作为第三方力量,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