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目前全国新冠疫情的总体态势如何?政策转换与春运叠加是否会加大疫情风险?出入境打开后,国内是否会引发第二轮感染?新冠三年来,我们的疫情防控出现了哪些变化?近日,央视记者独家专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冬春季新冠病毒相对活跃
在1月8日实行“乙类乙管”,时机是否恰当?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从科学防控的角度,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选择比较适宜的时机。除医学疾病的要素外,还要考虑到社会、经济、人口,特别是人群免疫力水平的变化等众多因素:
从病人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型,它的传播力在增强,免疫逃避在增强,但是致病力明显下降;
从人群的免疫水平看,我国主要靠免疫接种获取主动免疫,现在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人群的免疫接种率全程都超过90%;
医疗系统的救治准备、相关的储备和能力比较充足。
梁万年表示,所确定的时机是科学的、恰当的,也是合乎有关要求的。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即将迎来急诊和重症高峰
关于当前的疫情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采访中表示,“从2022年12月起,全国发热门诊就诊量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到12月下旬和2023年元旦时,急诊量进入高峰期,急诊高峰意味着重症救治的高峰也同步到来。”从现在全国的情况来看:
全国主要城市,也就是说直辖市、省会城市,包括一些计划单列市,正在度过或已经度过感染高峰。
目前,从这些大城市的情况来看,急诊和重症高峰,尤其是急诊也出现了回落迹象,但重症救治仍处在高位平台期。
春运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也已经迎来感染高峰。从这个趋势来看,春运期间,这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可能会迎来急诊和重症发病高峰。
新冠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的比例较低
为何老百姓感觉肺炎的人数并不少?
针对新冠病毒引发肺炎的人数及比例方面,焦雅辉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轻型患者会有一些发热、咳嗽、咽痛这样的症状,轻型并没有肺炎表现。从2022年我国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普通型中出现肺炎的占比较低,不到10%,大概是8%左右。”
“但随着感染基数增大,出现肺炎的绝对数值也随之增大。我国人口基数大,再低的比例,如果变成绝对值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总体上,目前在发热门诊的就诊人群当中,肺炎的比例相当低。”
农村地区发生感染后如何及时救治?
有无相应的安排?
国家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表示,我们在农村地区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和安排,能够给老百姓提供及时的救治:
加强基层发热门诊建设,实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发热诊室全覆盖;
加快对症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的配备,按照辖区服务人口15%~20%的比例要求,要能及时给予配备;
基层加强制氧机、氧气带、氧气瓶等设施的配备;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全员培训。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我们对各个国家流行的新毒株情况进行了解追踪,同时也对国内发生的疫情进行毒株变异监测。
从境外回国人员当中检测到的毒株是否会造成新一轮疫情,取决于变异的毒株和我们刚刚流行的毒株之间在结构上有多大的相似性。从目前来看,因为变异也是奥密克戎家族的亚型分支变异,马上造成新一轮传播风险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太大。
春运期间感染高峰会不会超过此前的高峰?
“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高。如果这些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主要的中心城市,已经度过了感染的高峰,我想在春运期间,不一定会再带来中小城市和农村感染的高峰。”焦雅辉认为:
现在一些中小城市,包括农村,感染率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在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不一定是感染的高峰,但有可能出现急诊和重症高峰。
新冠三年我们整个疫情防控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于新冠三年来,我国疫情防控发生的变化焦雅辉梳理道:
从体系上,从能力上,从人员队伍上,从我们应对的心态上等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
从临床上的病情来讲,虽然大家感觉现在肺炎较多,但是现在的肺炎和三年前的肺炎影响程度不一样。现在的肺炎绝大多数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干预都是可以治疗、可以治好的。
波及的人群也不一样。三年前的武汉,波及人群主要是青壮年较多,现在波及的人群则更多是脆弱人群,比如高龄的有基础疾病的。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的这些人员,受波及影响的范围更大。